现阶段,温室大棚里的黄瓜到了中后生长期,种植户往往在这个时期疏忽黄瓜中后期管理,从而导致出现黄瓜畸形等现象,既影响了产量,也严重降低了商品质量,给种植户带来严重损失。
黄瓜畸形是黄瓜栽培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虽然不会使黄瓜大量减产,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销售。
一、黄瓜畸形瓜常见类型及症状
(1)弯曲瓜
瓜条发育过程中长不直,向一侧弯曲,呈“丁”字型、“O”型或半“O”型等,降低单瓜重量,影响品质。
(2)尖嘴瓜
近肩部瓜把粗大,前端细,似胡萝卜状。
(3)蜂腰瓜
瓜条上下两部分发育正常,但中间部位发育慢,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瓜心空洞,瓜条变脆。
(4)大肚瓜
瓜把部位很细,而下边过度膨大形成比例不协调的瓜。
(5)瓜佬
瓜佬是完全花结的瓜,表现在瓜秧上结出的黄瓜很短粗,颜色淡黄,形似瓜蛋,俗称瓜佬。
二、引起黄瓜果实畸形的原因
1、水分供应不均匀
浇水不及时易出现蜂腰瓜;生长前期缺水,后期肥水过多,则易出现大肚瓜;果实膨大期间水分不足,易出现尖嘴瓜。
2、温度不适
当昼夜温差小于2℃,甚至夜温高于白天温度时易出现细腰瓜。相反如果晴天白天温室内温度长时间达到30℃,而紧随着上半夜又低于16℃,过大的昼夜温差会使植株向生殖生长方向发展,产生大量的小黄瓜,而植株本身营养生长能力会慢慢减弱,从而出现大量的畸形瓜。在每年的5月以后,外界温度升高,当温室内温度长时间高于30℃时,黄瓜品质会严重下降,尖嘴、大肚、弯瓜等畸形瓜也会大量产生。
3、干旱
连续高温干旱,生长势一旦减弱,硼向果实运转障碍,如多肥、多钙、多钾、干燥等会诱发缺硼,致使细胞分裂异常,子房发育受影响,形成畸形瓜。
4、植株长势过旺
植株长势过旺,氮肥施用过多,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植株郁闭,小环境高温多湿,易形成蜂腰瓜、尖嘴瓜。
5、雌花的缺陷或双性花形成的果实
在植株结果初期或后期,雌花形成过程中环境条件比较差(温度过高过低、干旱、低温多雨、水分供应不均等)雌花发育不完全,由此结成的果实畸形果的比例较高。如花芽分化遇低温,易结短小的果实;若育苗期间有一小段时间苗床条件既有利雌蕊发育又能使雄蕊得到发育,形成一朵花里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即两性花,开花后能结黄瓜佬。
6、植株营养不足
如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蓟马发生,叶片同化能力降低,养分消耗反而增加;卷须仅仅是天然攀附作用,采用人工绑蔓,卷须只消耗了养分。
三、综合防控方法
1、促进开花授粉
创造适宜开花授粉的环境条件,或者使用合适的点花药,加大养分运输量,药肥增效,自我调节营养匹配,保花保果。
2、均衡供水
黄瓜生长期间,特别在结瓜期,不能因为黄瓜喜肥水就大量追肥、灌水,造成“跑秧”,更不能忽干忽涝。晴天要注意浇水,防止缺水。在黄瓜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均衡供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避免过度干旱后突然大水漫灌。
3、控制棚内的温度
保持棚内温度较为稳定,切勿骤冷骤热。尽量控制在白天25~28℃,夜间13~18℃。阴雨天温度适当降低。如遇高温,应通过开足通风系统、内外遮阴、屋顶喷淋或湿帘系统来降温。
4、控制单产
黄瓜的单株产量不能要求太高,过高的单株产量会增加单株的负担,前期结瓜过多或摘瓜不及时,叶片老化就快,容易形成畸形瓜。
5、防叶早衰
在施肥上要做到氮磷钾肥和微生物肥以及多元素矿物肥、有机肥合理搭配使用,促使黄瓜根系生长,补充养分,防止黄瓜根系和叶片早衰,减少畸形瓜的产生。黄瓜的产量主要靠叶片产生光合作用,因此只要底叶不发黄,一般不要过早、过多摘去底部叶片。
6、及时摘除卷须
及时摘除卷须,可防止因卷须等物理障碍引起的弯瓜现象。通常出现的弯瓜,一般要是因药物影响、长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瘦弱等因素,一旦发生很难再长直,在不影响产量与效益的前提下,于雌花谢花前后及时摘除弯瓜,可促进下茬瓜早上市。
7、及时采收
黄瓜达到商品成熟时即可采收,避免消耗过多营养,增加植株负担,引起黄瓜畸形。
正常生长的黄瓜结出的瓜条顺直,先端稍尖。但如黄瓜生长发育 过程中,遇到营养不良、光照不足、管理不善等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