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09-09    第0期
 
秋季的大棚蔬菜想要高产就得注意这些病害

  大棚蔬菜种植要求相对较高,不管是土壤的质量程度,还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从科学角度出发。

  秋季大棚蔬菜栽培,随着温度的下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大棚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容易诱发多种病害的发生,往往会因防治不及时,或者用药不当,很容易造成病害对瓜菜类蔬菜的危害。因此,在防治上必须采用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秋季棚室生产达到优质、丰产和高效的目的。现将秋季大棚蔬菜常见的几种病害的药剂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根结线虫病。

  一是撒施药剂。幼苗定植前15天,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或1.1%苦参碱粉剂3~5公斤,与细土拌匀后均匀撒施,然后耕翻入土。或在定植后,将上述药剂或每亩用根线灵5%淡紫拟青霉颗粒剂2.5公斤,在定植行中间开沟撒入,然后覆土踏实。二是药剂灌根。幼苗期出现局部植株受害时,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发病植株,20~30天后视情况再次浇灌药剂。

  霜霉病。

  棚室瓜类蔬菜最易发生霜霉病,只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防治,一般不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如选用杜帮克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等药剂8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瓜类蔬菜的霜霉病。

  氢氧化铜主要靠铜离子起杀菌作用,能防治棚室蔬菜的多种真菌性病害,也可用于瓜类霜霉病的防治。如炭克多·福·溴菌可湿性粉剂可用于瓜类的霜霉病等病害。这种杀菌剂在棚室内湿度大时,采用喷雾法效果会不太好,喷雾时湿度会更大,会加重病情的发生。如果在阴雨天气大棚无法通风的情况下,可以选用百菌清烟剂防治,结合晴天及时开展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减轻发病程度,提高防治效果。

  蔓枯病。

  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二者选一),再加入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等。苗期四叶前,可用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200倍液淋根,每株淋200~300毫升。

  发病初期可针对植株中下部节位和叶片选喷下列药剂: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以上药剂涂茎防治,以上药剂可以兼治瓜类褐斑病、炭疽病等。

  菌核病。

  利用秋季大棚栽植秋马铃薯,菌核病已成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大棚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发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菌源充足。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和年限延长,重茬连作田块增多,上年发生菌核病,就会给下年积累大量的菌源。油菜菌核病与马铃薯菌核病能交叉感染,因此前茬为油菜和邻近油菜田的大棚马铃薯菌核病一般发生较重。

  二是环境条件适宜。大棚马铃薯常与冬瓜、西瓜间套种,加大了棚内部郁蔽程度,给菌核病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是品种不抗病。大面积种植的克新系列等马铃薯品种均不抗菌核病,在菌核病重发年份发病均较重,在防治时应主动做好施药防病。在马铃薯感病生育期或天气条件对菌核病发生有利时,主动施药防治;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防止病害扩散蔓延。可选择多·酮·腐霉·多菌灵、腐霉利等药剂,加水喷雾防治,每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棚内湿度过大时,可用15%腐霉利烟剂熏烟,每亩用200~300克,防止菌核病发生和蔓延。

  疫病。

  带药移栽,喷药保护。起苗前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苗床,缓苗后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保护。初发病期,采用药液喷、烟尘熏、药剂灌等方法防治。药液喷雾:为缓解抗性产生,可交替使用72%克露、69%安克锰锌、64%杀毒矾、58%瑞毒锰锌等600~800倍液喷洒。烟尘熏蒸:棚栽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每7~10天使用1次,连续2~3次。

  病毒病。

  可采用绿芬威1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施,并注意防蚜灭蚜。有条件的地区,在番茄2叶1心时用弱毒疫苗N14、S52接种,可预防病毒病,或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水剂800~1000倍液,或0.15%高锰酸钾液,或5%菌毒清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3次,以控制病毒病。

  白粉病。

  要及时用药,可用来防治白粉病的化学农药较多,其中可用的保护剂包括各种硫磺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可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包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5000~6000倍液,以及含有硫磺的复配剂(如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喷洒,每5~7天1次。连续3~4次,只有喷雾细致周密,即可有效地防治白粉病危害。注意粉锈宁、福星、腈菌唑、世高等唑类农药抑制作物生长,用药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植株矮化。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是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0~500毫升,隔10天灌1次,连续防治2~3次。也可用抗菌剂401的500倍液灌根。发病严重的病株拔除后,可在空穴内灌链霉素,并撒上草木灰或生石灰。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公斤。

  还有就是大棚蔬菜种植要求相对较高,不管是土壤的质量程度,还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从科学角度出发。

  • 您的立场

秋季的大棚蔬菜想要高产就得注意这些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