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快讯 >

让野生动物的保护回归“公益”

点击: 时间:2020-02-24 20:56 作者:山高路远  来源:未知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并引起热议。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

  要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加大打击惩治力度。

  野生动物到底应该是“保护”还是“利用”?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有哪些修改空间?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此列入修法日程之际,这些貌似“老生常谈”的问题还是需要深入思考。

  商业利益应让位于公共利益

  出台禁食野生动物的规定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但也成为《野生动物保护法》时隔四年再次修订的舆论引爆点,这在以往并不多见。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规定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大多与野生动物有关,且现代社会人类完全无需通过食用野生动物来满足蛋白质的需求,所以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应彻底摒弃,永绝后患!

  大图模式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一直坚信,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把它们留在野外才是真爱,才是对野生动物最大的保护。然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公益事业,如何让法律真正立足于公益目的,能否摆脱功利的“资源观”的束缚

  ,是这次法律修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大图模式

  禁食“野味”只是野生动物保护乱象的一个表象,其背后真正的推手可能还是商业性养殖和利用野生动物的产业

  。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可以一味的掠夺自然资源,而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只有把野生动物保护看作是公益事业,把商业利益让位于公共利益,这才是保护法修订的“治本之道”。

  “远离”就是保护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与野生动物“相安无事”?请尽量“远离”它们。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避免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是对野生动物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

  据统计,在所有新兴疾病中,有70%以上源于野生动物

  。部分野生动物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宿主,有些病毒甚至对于人类是致命的,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如果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把野生动物用于娱乐、当作宠物、用于药物,就可能增加这些病原微生物向人类传播扩散的风险,不仅威胁生态安全,也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更重要的是,在少数人的私利驱动下,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捉、饲养和贩卖,沦为交易的牺牲品

  。野生动物只适应野外环境,将它们养殖在人工环境,对其生理、心理和行为都构成巨大挑战,动物福利往往得不到保障。野生动物产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却直接或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或饱受折磨

  我如何支持动物保护?

  选择“动物友好型”旅行方式

  避免前往和参与可能给动物造成伤害与虐待的旅游活动,如骑乘大象、观看野生动物娱乐表演、与野生动物合影等。选择真正保护野生动物而设立的场所,以不给动物带来干扰的方式体验动物的自然魅力。

  拒绝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

  在目前已知的大约200种人畜共患病中,至少有70种与异域宠物有关

  。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可能会造成人畜共患病、生态入侵等风险陡升。从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将野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会给它们带来巨大痛苦,威胁野外种群的生存。

  

 

  拒绝食用或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不图一时尝鲜之快,不轻信所谓的食补功效,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不把残忍当作艺术

  。同时,建议消费者不购买、不使用含有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药物和保健品

  ,支持使用草药、人工合成品等人道替代品。

  请不要轻易捕捉、购买、饲养、食用和接触野生动物!大自然才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远观而不亵玩”才是人们与野生动物正确的相处方式。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上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项重要决定

下一篇:没有了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耧斗菜开花漂亮的秘诀

    耧斗菜开花漂亮的秘诀

  • 石楠种植方法

    石楠种植方法

  • 矢车菊的养殖方法

    矢车菊的养殖方法

  • “花生伴侣”门道儿多

    “花生伴侣”门道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