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价格行情 > 蔬菜行情 > 茄子 >

茄子在大棚种植的几个要点 有效提升紧急效益

时间:2019-09-02 17:14 作者:牧马人  来源:第一农经 点击:

  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

  一、优良品种的选择

  结合温州地区的消费习惯,应选择耐弱光、抗寒性强的早熟品种。杭茄1号经温州地区栽培试种,表现稳定,早熟性突出,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为越冬大棚早熟栽培的首选品种。其特点是植株生长健壮,耐低温能力较强,苗期生长快,低温时期坐果性好,单株结果30个左右。果长35~38cm,横径长2.2cm,单果质量约48g,果皮紫红透亮,肉白质糯、不易老化,商品性好,果实中的VC含量高。

  二、培育壮苗

  1.营养土的配制。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前1个月配制好营养土。按水稻田表土7份、腐熟堆肥2份、焦泥灰1份,每1m3营养土加入过磷酸钙1kg或三元复合肥0.5kg,混匀,然后均匀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消毒,以防苗期病害。充分堆制30天后装入育苗盘和营养钵中。

  2.种子处理与催芽。将种子放入55℃水中,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室温,浸种10~12小时,不断搓洗除掉黏液,以加快种子的吸水和呼吸,促进发芽。浸种完毕,用清水洗净滤干。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放于28~30℃的条件下催芽,有80%的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

  3.播种与嫁植。9月上旬播种比较适宜,既可使苗期避开高温天气影响,又可在12月初严冬未来临前在大棚内采收1~2次果实。大株越冬安全性强,翌年1月下旬施重肥,2月下旬开始能形成结果高峰,经济效益高。播种前将育苗盘浇透底水,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上,盖上一层1cm厚的营养土,然后平铺上地膜加小拱棚,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8~30℃,出苗又快又齐。当幼苗长至2片真叶,播种后30天左右,假植到营养钵。

  4.幼苗期管理。播种后密闭保温,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打开地膜放风,降低温度和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幼苗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28℃,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苗期水分管理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既不能浇水过多,也不要过分控制水分。通过观察秧苗长势和表土水分情况酌情处理。定植前10天,对幼苗浇1次透水,然后挪动一下营养钵,以切断伸向钵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愈合后,逐渐加大风量,降温排湿,进行秧苗锻炼,以增强秧苗的适应性。

  三、大棚土壤的准备及定植

  施足基肥、覆盖地膜,茄子地的前茬应3年内不栽培茄果类蔬菜,以白菜、豆类、葱蒜类、瓜类和农作物的前茬为好。结合整畦一次性施足基肥与底水,每亩施充分腐熟土杂肥5000kg左右、三元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30kg、尿素15kg。注意不要施氨态氮肥,以防氨害。定植前整好地,作宽1.2m的高畦,畦面覆盖地膜,每畦栽2行,株行距为60cm×60cm,每亩栽1500~1700株。定植前1~2天浇足定植穴底水,浇水量一般看土壤含水量而定。11月上旬,在连续晴天,棚内10cm以下地温达到12℃以上时,选炼苗10天以上的壮苗定植,根系埋土不宜过深。

  四、田间管理

  1.保温越冬。防止冻害和冷害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温州冬季应注意保温的时期是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约40天。要求定植时覆盖地膜,设置三层覆盖:第一层为大棚膜;第二层为棚内二畦之间搭一个中棚,称之为中棚膜;第三层为一畦搭一个小拱棚,称为小棚膜,是否覆盖三层由天气寒冷程度决定。如果经常遇到阴雨天或下雪、强冷空气南下时,晚上在中棚外再盖一层遮阳网或干燥的草片。同时在两栋大棚之间用小拱棚种植秋冬蔬菜,以防大棚边际散发过多的热量。为了扩大保温比,还常采用加宽大棚或延长大棚的长度,温州生产上用的大棚标准宽度为6m,最宽为10m,大棚标准长度为30m,最长为60m左右。

  2.肥水管理。越冬茄子栽培期延长,产量提高,需肥量大,应重施基肥。一般门茄瞪眼期前不浇水,多中耕保墒,如遇干旱可浇小水,但要防止水分过多造成植株徒长;瞪眼期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7.5kg、尿素4kg、钾肥5.5kg。门茄采摘后转入结果盛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时茄子生长量大、结果数量多,要求有充足的肥水。从1月下旬开始,每月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磷钾肥10~20kg、尿素10kg。茄子结果期不宜施过多的磷肥,否则会导致果实变硬和老化,降低品质。温州地区冬春雨水多,大棚内水分的边际效应强,除定植时浇足底水外,一般不灌水,从3月下旬开始应注意茄子的浇水。

  3.植株的调整和管理。温州地区冬春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及时整枝摘叶是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方法。植株封垄后,茄子基部的黄化或过密的枝叶都可摘除,一般进行3~5次,摘叶后用烟熏施入农药,以防病菌从伤口侵入。

  在管理上应注意防止落花落果,除有针对性地加强栽培管理外,还可使用生长调节剂。目前生产中一般用20~30mg/L的2.4-D液涂抹花萼和花柄上端(不能溅到叶片和茎上),或用40~50mg/L防落素液喷花。

  五、采收

  温州越冬种植的茄子,12月开始采收,采收20~30天后天气转暖,大棚的产量开始上升,2月有一定的产量,3月下旬开始逐步形成果实采收的高峰期,采收一直可延长到7月上旬。由于6月菜价开始骤降,菜农往往提前换茬。茄眼(接近宿存萼片边沿的果皮呈白色或淡紫色的带状环)明显则表明茄果还在生长中,环带狭窄或不明显说明茄果生长已转慢,应及时采收。门茄早采有利于植株发根和结果。采收最好在早晨进行,此时果实饱满,光泽鲜艳。4月开始,随着气温的回升,果实生长速度加快,一般果实采收标准长度为30~35cm,花后13~15天即可采收。

  适于在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栽培。茄子对氮肥的要求较高,缺氮时延迟花芽分化,花数明显减少,尤其在开花盛期,如果氮不足,短柱花变多,植株发育也不好。

第一农经整理)
tag:

分享:

蔬菜行情

  • 白萝卜  |
  • 大葱  |
  • 土豆  |
  • 大蒜  |
  • 大白菜  |
  • 西红柿  |
  •   |
  • 芹菜  |
  • 青椒  |
  • 韭菜  |
  • 茄子  |
  • 菜苔  |
  • 花椰菜  |
  • 胡萝卜  |
  • 香菜  |
  • 豆角  |
  • 菠菜  |
  • 其他  |
  • 蒜薹  |
  • 油菜  |
  • 一周价格[TOP 9]

    农资商情

    [专题汇总]PHOTO
    •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的鱼|燕子鱼养殖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

    •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羚羊和藏羚羊有啥区别?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

    •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的生活习性介绍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

    •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花椒种植技术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