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监局官网发布关于重申员工行为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点击: 时间:2017-03-01 11:53 作者:企鹅 来源:环球网
近日,重庆银监局官网发布了《关于重申员工行为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重庆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员工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约束。在日常工作中,银行员工有什么“红线”不能踩?重庆银监局有了一套详细的准则。
《通知》上,重庆银监局划出的“红线”既是督促银行员工不犯错,又是一部金融消费者防骗、维权的指南,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东西和日常金融生活息息相关吧!
首先在柜面操作方面,重庆银监局严禁七大类“不得存在”的行为,其中“代客签名”是平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对此,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在银行办理任何业务,只要涉及签名都必须自己写,不会写字的按手印,否则后果很严重。
该人士说:“就以银行保险为例,如果应由被保险人在投保单上亲笔签名却由‘他人捉刀’,将会给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造成不利的法律后果。因为保险公司可凭被保险人未亲笔签名表示合同无效,即可规避责任。”另外,《通知》提到了泄露、擅自修改客户信息;代客户保管客户存单、卡、折、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出借个人账户等都是明令禁止的。这些也是大家在银行柜面办理业务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再者,在办理财业务时,诋毁其他机构的理财产品或销售人员、误导销售、将理财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进行宣传销售,违反国家利率管理政策变相高息揽储、允许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等都是不允许的。
最后在办理贷款业务和道德风险方面,《通知》也做出了数十条不能做的明确规定。重庆银监局明确表示,一方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强化教育、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令行禁止。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必须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登记制度,严格按要求报送、查询和使用处罚信息,防止银行员工“带病”流动、“带病”提拔。对违反规定瞒报、查询、使用、泄露处罚信息的,监管部门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分享: